11月22日,蔡崇信公益基金会“2025以体树人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年度盛典”在湖州南浔举办。活动揭晓了今年第六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入选名单,发布了《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系列案例》。邓亚萍、杨威、刘诗雯、谢震业、张伟丽等体育界大咖、全国百余位校长亲临现场,一起讨论体育教育,致敬有体育精神的校长。
在研讨会上,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乒乓球超级全满贯得主邓亚萍认为,中国孩子首先要有勇敢的心。“只有勇敢和勇气,你才敢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不要怕试错,因为我们试错才可能会有机会去赢”“成功没有那么复杂,首先要经得起摔打”。MMA职业运动员、综合格斗世界冠军张伟丽从她自身经历出发,感慨:“体育可以锻炼孩子受挫的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我从体育当中收获了非常多,让我变得更加坚韧、更有目标,带给我许多力量。”

体操奥运冠军杨威分享了他的育儿理念:“我的孩子不一定非要从事职业体育,我们的目标是强身健体,有一个运动习惯陪伴他终身。”
乒乓球奥运冠军、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刘诗雯刚刚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我今天34岁,是本次全运会参赛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她说,“以我现在的年龄,比取得一个冠军更重要的是,站上赛场去发挥体育精神,战胜了对于输赢这个单一结果的执念,真正战胜了自己。”
而男子2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谢震业则认为,失败是体育给人上的重要一课,“输了有失落很正常,难是难在怎么从失落当中转换过来。人可以在历史教训中学习,但不能活在历史当中走不出来,这对于你的人生没有半点价值。”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黄翔从脑神经的角度介绍运动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运动是送给孩子大脑最好的礼物,共同运动比单独运动更能促进大脑发育。运动过程中分泌的内啡肽、血清素,让孩子更加幸福、平静。”
“写作要静”似乎和“运动要动”彼此对立,其实不然。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说道:“实际上是一家人,写作其实是个强大的体力运动。”麦家透露,在写作高峰期,他每天要在电脑前坐10-14个小时。他指出,当前许多家长不爱锻炼身体,不爱读书,大量时间用于打牌或者刷短视频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伟大的一面,我们能不能赢得伟大的时刻,就在于你自己能不能克服人性的弱点,能不能把自己人性的皱褶抹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