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全国政协委员冯晓婷:产教融合助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冯晓婷:产教融合助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日期:2025-03-06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266次 19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一笔非常重,而教育是残疾人改变命运、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强教必先强师,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冯晓婷重点关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她认为,针对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数量不足、结构失衡、专业能力薄弱等问题,可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系统性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冯晓婷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专任教师仅7.7万人,缺口近10万。与此同时,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从业人员存在技能短板,难以满足高质量服务需求。高层次师资培养能力不足问题同样突出,全国虽有6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但开设硕士点的高校仅16所、博士点仅5所,难以支撑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此外,高校特教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习岗位不足导致学生缺乏真实场景历练,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高校、特教机构与企业间资源共享机制缺失,产教融合多停留于短期项目,难以形成长效协作合力。

对此,冯晓婷认为,可从政策保障、培养体系优化、协作机制创新三方面推进改革。主管部门需制定产教融合指导文件,明确高校、特教机构与企业权责分工,细化实施路径与评价标准,同时完善资金补偿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特殊教育领域。高校应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扩大硕士、博士培养规模,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办学基础扎实的院校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其开设研究生教育,培养高水平一线教师。

深化产教协作是建设特教教师队伍必由之路。冯晓婷表示,应建立“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与特教机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推动高校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促进知识、技能双向流动,打破传统教育壁垒。同时,可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教师发展,支持开发在线课程与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教学数据,提供个性化策略建议,助力教师精准施教,并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普惠。

冯晓婷说,产教融合是破解特殊教育师资瓶颈的关键路径,通过整合高校、机构、企业及社会资源,可系统性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期待师资短缺矛盾能得到有效缓解,推动我国特殊教育向普惠化、专业化迈进。

本文链接:https://www.idongdian.com/cms/jiaoyupeixun2/5245
投稿与线索:40081100006     邮箱:dongdian2022@126.com

特别声明: 东电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东电头条的内容为东电头条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下一篇
关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的处罚信息

关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的处罚信息

2025-05-06 08:52:45
【周价格评析】5月1日过后 光伏价格恐出现较明显下探

【周价格评析】5月1日过后 光伏价格恐出现较明显下探

2025-05-06 09:19:42
国家电投百万煤电项目,“改姓”!

国家电投百万煤电项目,“改姓”!

2025-05-06 09:15:34
探访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

探访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

2025-05-06 09:09:49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使用小程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