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投集团下属的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政总院)是一家设计、科研技术人员众多,中、高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超70%的企业。
这个被称为“三高”云集,即以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队伍为主的单位,工会工作怎么样开展?广州市政总院工会以“做好绿叶”“衬出红花”的理念,创新工会工作,走入了以科研技术会员为代表的广大职工心中。
“脚踏实地没有问题,但仰望星空需要有人指导”
时间回到2015年。广州市政总院工会成立首个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同济大学博士、广州市政总院博士后工作站培养的博士后、研发中心副总工罗凡是主创人员之一。
“感觉非常新鲜,因为在自己原来的认知里,工会就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当时的情形,罗凡记忆犹新,仿如昨日,“工会通过建立新平台,提供新机会,使我们感到了融合的重要性。于是,我们陆续发展了多个创新工作室和联盟,希望为企业、为集团做大做强做点事情。”
“总院通过探索多种激励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引导青年技术人才勇于挑大梁、担重任,在实干中练就真本领。工会重点以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引导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广州市政总院工会工匠学院负责人之一、总工办主任乐小刚告诉记者。
目前,总院工会已推动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17个,获评广东省女职工创新示范点1个、广州市职工创新基地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2个、市级创新工作室4个。
创新工作室以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专业负责人为带头人,覆盖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等后备队伍,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实践、成果总结与推广、学术交流及培训,并定期对工作室运行成果进行评估考核、落实奖励激励,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夯实专业技能、拓展上下游专业视野、突出数字化转型,实现向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转变,不断提升总院核心竞争力。
依托较为完备的培育机制,多个创新工作室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智慧水务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室荣获第二届广州女性创客(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和第三届优胜奖,何则干创新工作室两次获得广州市“羊城工匠杯”BIM职业技能竞赛铜奖。2020年至今,以宁平华、王广华、段小梅、刘力英和罗素君为技术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分别获得省、市级创新工作室称号。2020年研发中心污水处理项目组获得省级和市级巾帼文明岗。2023年,智慧交通中心获得省级巾帼文明岗。2024年,9个创新工作室入选省、市两级创新联盟各行业分盟,其中2个更是担纲省、市创新工作室联盟分盟组长。
罗凡表示,我们做研究工作的,脚踏实地没有问题,感谢工会指导我们仰望星空。
“工会关心我们的成长过程,鼓励我们走出去”
广州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段小梅是交通方面的国际知名专家,致力推广快速公交的成功经验。全年几乎大半在出差工作的路上,是她的工作常态。
她告诉记者,香港水务的邀请函发到了市水投集团工会,通过香港水务来穗参观广州市政总院设计的地埋污水处理厂的活动,参与香港女工创新工作,并在后续广州市女科协组织更大范围的科普宣讲中,展现她亮丽风采,作为优秀人才成为科协常务副理事,连续两年评为广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她非常开心,从手机微信中找到了当时其他单位科学家朋友们共享的信息与记者分享。
“工会关心我们的成长过程,鼓励我们走出去。”总院派出段小梅团队参与蒙古乌兰巴托BRT项目,成为我国首家向国外推广广州快速公交先进技术的公司。目前,她将该技术推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至非洲大陆,推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我们公司的先进技术不但与国内的兄弟城市例如广东江门、湖北咸宁等分享,现在,我们也能够通过先进技术援助外国并拓展海外市场。”工会相关负责人黄燕玲介绍,广州市政总院工会自觉对标“大国工匠”标准,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多年来,聚焦公司主责主业,围绕“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三个维度,工会挖掘了一批产业工人先进典型,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工匠宁平华,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国水业杰出青年王广华,广东省先进女职工、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段小梅等,结合集团“三个杰出”,星级组织、会员等选优评先活动,企业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蔚然成风。2019年、2021年,总院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这朵花开后,后面一路开花”
怎么样更好地走入科学家会员心中?怎么样更好地服务总院近千名“三高”职工?
广州市政总院工会坚持扎根基层听民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总院工会主席多次带头走访调研,将职工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建议和意见列入任务清单,持续跟踪解决,确保落地落细见实效;积极走出去学经验,借鉴其他单位的优秀做法,并结合总院实际情况,针对创新人才培育、工匠学院建设、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等问题,形成专项工作方案。
在总院工会的推动下,截至目前,总院基本形成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职工创新工作室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工匠学院建立“培育+竞赛+全流程孵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开设匠心大讲堂、劳动技能培训和技能比武;职工之家配备健身房、职工书屋、音乐室、舞蹈室、健康室、各类球场等设施,打造满足职工多样性发展的文体活动空间。
在总院党委的支持下,原来从事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师黄燕玲被培养成为了更懂专业技术人员的专职工会干部。
“原来以为来到工会会轻松很多,但没有想到忙得停不下来。”黄燕玲坦言。2016年底,广州市总工会组织首届女职工创意创新创优大赛,在集团工会的鼓励下,广州市政总院工会积极组队参加,但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基层会员的热烈响应。
事实上,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经常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的黄燕玲,很懂大家的心。她始终没有气馁,耐心做大家的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代表总院参赛,但不要求得到什么名次,只是试一试可以吗?”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团队答应了。但就不是“试一试”的事情了,比赛最终获得了大赛第一名,同时还获得了广州市工人先锋号,为广州市政总院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黄燕玲说,当时,看到女博士们在本职工作已经十分忙碌的情况下,对着相关的文件逐字逐句研究,以高度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备赛。科技从业者们的素质和能力,超过了工会最初的要求,也为未来公司在科学人才创新引领方面做出很大的突破。“报送的备赛材料精准对标大赛要求、条理清晰,成果突出,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质,至今是我们工作的范本。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面一路开花。”
黄燕玲说,我们愿做绿叶衬红花,愿为沃土育芳华。
2021年以来,职工对工会建设幸福企业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文体活动爱好者带头,充分调动创造热情,工会先后组建了志愿者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网球协会、舞蹈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徒步协会和花艺协会等11个文体协会,在保证执行合规的前提下,深层次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新形势下,职工文体活动的服务范围和参与程度不断提升,达到了以点带面的传播效果。协会团队也发挥专业效能,在上级单位和行业协会举办的多项比赛中斩获佳绩。协会积极引导,把爱好与专业融合,在个人成长与浸润生命中奉献企业、行业和社会。工会鼓励各协会承办劳动技能竞赛,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增强职工参与创新的内在动力。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参与科普科教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的科学技术工作是为了建设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需要建设好自己的美丽心灵。”花艺协会负责人冼彩红表示,期待更多有奉献精神的同事共筑希望的明天。(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叶小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