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会关怀 / 工会活动 / 提升职工“含技量” 赋能“产改”新动能

提升职工“含技量” 赋能“产改”新动能

日期:2025-02-27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浏览:277次 19

“就是眼前的这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让每个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每日产能也从原来的120支增加到160支。”日前,在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公司工会主席刘华向记者介绍。

记者目之所及,只见一条条智能化曲轴加工生产线呈U字形依次排开。生产线前端,视觉机器人灵活地转动着机械手,将一支支曲轴毛坯送上生产线,经过20多道加工工序,当它们“走”下生产线时,已华丽蜕变成精度极高的曲轴成品,被送往潍柴、上柴、锡柴和康明斯等知名企业。

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全球第二的曲轴专业生产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成品曲轴制造基地。谈及企业成功的法宝,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是制胜的关键。

近年来,天润工业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一人一策”精准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通过完整的链式机制,打造出了一支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使得公司的曲轴智能制造班组全线智能化率达到了96.77%,班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80万元/人,获评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为给产业工人打造学习提升的平台,天润工业按照产教平台协同、竞赛体系拔尖、生命周期培育的职工提升链条,投资4亿多元,建设了山东领先的“1+1+3”实训基地,即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威海市工匠学院实训基地和机械加工、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基地配置了车、磨、钻、铣和关节机器人、桁架机械手、智能物流线、视觉机器人等国际领先水平数控加工设备4500余台(套),为职工打造了“沉浸式”的实训体验。不仅硬件过硬,天润工业还注重软件提升,与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等威海职业院校,制定了“一人一策”的技能提升方案,依托基地,针对职工实际需求开发课程,开展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并打造“名师+名匠”的双导师教学模式,近3年来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开发了70余项课程,培训职工3000余人,职工的技能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天润工业还充分利用“1+1+3”实训基地,开展覆盖到企业每名职工,拓展到威海市域的各类技能竞赛,通过竞赛赋能“产改”。天润工业充分发挥企业自主评价优势,每年开展54场次的数控车、数控磨、数控钻等六大工种以及自动化运维岗、工业机器人等工种的实操技能鉴定考评,1800余名职工通过竞赛,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享受到技能提升补贴。走出企业,天润工业先后主办了威海市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劳动竞赛、威海市文登区“匠星杯”千人技能鉴定暨大比武活动等,为全市职工提供了实操与切磋的舞台,以实战共同提升技能水平。

为充分激发职工学习提升的内生动力,天润工业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举措,畅通职工晋升通道。学习提升有奖励,他们与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知名高等院校合作,开展职工在职学历提升行动,职工顺利毕业取得学历证书后,公司实报实销全部学费;降本增效有奖励,凡是对公司管理、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做出重大突破的职工,公司全部予以物质奖励,每年发放精益改善奖金40余万元,重大项目奖励金额160余万元;畅通晋升通道,出台了《职务职级管理办法》,打破部门、行业、技术壁垒,对职工职业晋升通道进行全面畅通,设立了包括经营管理、技术、质量等在内的10大序列、7个职级、23个职等,建立了一线职工技能、技师培养体系。

本文链接:https://www.idongdian.com/cms/gonghuihuodong/5084
投稿与线索:40081100006     邮箱:dongdian2022@126.com

特别声明: 东电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东电头条的内容为东电头条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下一篇
关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的处罚信息

关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的处罚信息

2025-05-06 08:52:45
【周价格评析】5月1日过后 光伏价格恐出现较明显下探

【周价格评析】5月1日过后 光伏价格恐出现较明显下探

2025-05-06 09:19:42
国家电投百万煤电项目,“改姓”!

国家电投百万煤电项目,“改姓”!

2025-05-06 09:15:34
探访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

探访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

2025-05-06 09:09:49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使用小程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